IP协议相关技术
DNS 域名解析
ARP 与 RARP 协议
DHCP 动态获取 IP 地址
NAT 网络地址转换
ICMP 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
IGMP 因特网组管理协
1 | 1. DNS 域名解析(以将域名网址自动转换为具体的 IP 地址) |
1 | 常见问题: |
ping的工作原理:ping是基于ICMP协议工作的,所以需要先熟悉ICMP协议
1 | ICMP包头的类型字段,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: |
http基础知识
1.常见状态码及分类
1 | 1××:服务器收到请求 |
2.http methods
1 | 1.传统的methods |
3.http headers
1 | 常见的Request Headers |
4.http 缓存
1 | 1.缓存介绍 |
可靠传输 ——TCP
1 | HTTP 是基于 TCP 协议传输的,所以在这我们先了解下 TCP 协议。 |
远程定位 ——IP
1 | TCP 模块在执行连接、收发、断开等各阶段操作时,都需要委托 IP 模块将数据封装成网络包发送给通信对象。 |
两点传输 ——MAC
1 | 生成了 IP 头部之后,接下来网络包还需要在 IP 头部的前面加上 MAC 头部。 |
出口 —— 网卡
1 | IP 生成的网络包只是存放在内存中的一串二进制数字信息,没有办法直接发送给对方。因此,我们需要将数字信息转换为电信号,才能在网线上传输,也就是说,这才是真正的数据发送过程。负责执行这一操作的是网卡,要控制网卡还需要靠网卡驱动程序。网卡驱动从 IP 模块获取到包之后,会将其复制到网卡内的缓存区中,接着会在其开头加上报头和起始帧分界符,在末尾加上用于检测错误的帧校验序列(末尾的 FCS (帧校验序列)用来检查包传输过程是否有损坏)。最后网卡会将包转为电信号,通过网线发送出去 |
送别者 —— 交换机
1 | 下面来看一下包是如何通过交换机的。交换机的设计是将网络包原样转发到目的地。交换机工作在MAC 层,也称为二层网络设备。 |
出境大门 —— 路由器
1 | 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区别 |
互相扒皮 —— 服务器与客户端
1 | 数据包抵达了服务器,服务器肯定高兴呀,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 |